星空体育(StarSky Sports)官方网站-星空智能体育科技

星空体育科技:项目为王发展争先聚力攻坚决胜全年——我市以项目建设“加速度”跑出高质量发展“新高度”-星空智能体育科技
关闭
星空体育科技:项目为王发展争先聚力攻坚决胜全年——我市以项目建设“加速度”跑出高质量发展“新高度”
作者:小编 日期:2025-11-27 点击数: 

  11月25日,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利港区大部件运输专用码头,大型履带式起重机正精准协同,将风电主机及塔筒吊装上船后运往各个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现场。

  渤海之滨,黄河入海处,一幅项目建设的壮丽画卷正在东营大地上徐徐展开。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定不移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聚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1-9月份,97个省级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工率93.8%,投资完成率82.1%;310个市级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工率95.2%,投资完成率85.3%,均好于去年同期,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东营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绿色低碳为方向,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在利华益集团工程塑料有限公司8万吨/年聚甲醛工程塑料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加紧施工。“8万吨/年聚甲醛项目是2025年山东省重大项目,总投资26.06亿元,主要建设8万吨/年聚甲醛及配套甲醛装置。2025年3月开工建设,计划2026年10月建成投产,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5.1亿元。”利华益集团工程部部长燕传亮介绍,该项目产品特性显著,应用领域广泛,具有高弹性模量、高刚性、高硬度、耐磨等优点,被誉为“超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电气、医疗器械、5G、人工智能等领域。国内单套产能最大,技术优势突出,采用国际上最新升级的第三代共聚聚甲醛技术,对生产工艺进行了较大优化升级,其物耗、能耗更低,生产成本明显下降。产业链条完整,引领行业高端,项目将构建起聚甲醛、改性POM上下游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与企业既有PC、ABS、PS、ASA等高端树脂产品形成协同互补。

  利华益集团制定了“成为价值链中高附加值创造者和价值链顶端整合者”的发展目标,深化对高端化工新材料和高性能先进材料的一体化开发。目前,集团石化产业综合产能2576万吨/年,构筑起了包括PC、ABS、PS、ASA等4条全产业链和锂电池电解液溶剂新能源产业链在内的9条产业链,成为全省高端化工产业集群领军企业。

  在国家数据局近日公布的《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中,山东省唯一一个企业级国家试点项目——东营“华泰纸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成功入选。一家成立近50年的传统造纸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了率先突破。

  华泰集团泰和智运公司总经理郭兆坤介绍:“我们在产业大脑的供应链模型中,植入了车辆运输起始点等具体的信息和数据,包括从港口发车到入企卸货的距离和时间,点对点实现了全流程的数字化管控。”华泰集团是山东省造纸产业链主企业,有业务关联的上游浆纸等原材料、造纸装备企业和下游印刷出版、包装用纸企业多达数万家。为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和优化整合,华泰谋划打造了造纸产业大脑,探索“人工智能+”在造纸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可能。

  据了解,造纸产业大脑总投资5000多万元,已经投用的一期项目入选国家“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目前,二期智慧仓储、智慧营销、智慧资金链大模型正在加快建设,计划明年6月上线,全部投用后,每年可为上下游企业节约成本1亿元左右。

  在新兴产业培育上,我市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领,积极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今年,实施总投资3889.3亿元的186个“四新”经济项目,占比分别达74%、56.4%,创新作用更加显星空体育平台官网现。

  在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纳米级陶瓷粉体产品正通过精密仪器检测,这些“工业大米”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领域。作为国内新材料产业的领军企业,国瓷材料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的研发投入占营收7.25%。

  依托强大的创新能力,国瓷材料带动我市新材料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成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增长极。据了解,公司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高能级科研平台,是国内首家、全球第二家攻克水热法生产纳米级钛酸钡粉体材料技术并实现量产的企业。目前,公司已形成了电子材料、催化材料、生物医疗材料、新能源材料、精密陶瓷和数码打印及其他材料六大业务板块,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84亿元。

  近日,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上风电产业园山东金雷新能源重装有限公司的CNC加工车间里,金雷重装技术员正紧盯屏幕上的数控加工图像和数据,实时监控着产品的加工状态。该加工车间主要生产风电核心部件,由于地域、风力、风向等复杂环境因素的叠加,每位客户对产品的需求都是“独一无二”的,“定制化服务”考验着企业的实力。

  “客户的需求是不仅要在性能上达到极高标准,产品结构还要趋于轻量化,我们能做的就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材料性能、加工精度、质量稳定性等方面逐一突破,实现产品‘瘦身’。”金雷重装技术负责人说。作为国内风机主轴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金雷重装2025年延续强劲发展态势,聚焦新能源装备领域,先后攻克了铸造、机加工、涂装等工序的技术瓶颈,在超大兆瓦风电核心部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这样的成功,也离不开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链式思维”谋划的产业布局。纵观开发区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从叶片制造车间到塔筒生产基地,从主轴铸造工厂到主机总装车间,一条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清晰可见。金雷重装作为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与中船海装、上海电气等30余个项目形成了紧密的产业生态。

  实施津潍高铁、东青高速、高铁站现代综合客运枢纽、G220南外环改建、民达25万吨单点系泊等16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统筹推进高铁、货运铁路、公路、港口等建设,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今年,我市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群众幸福感日益增强。

  为实现东营人民高铁出行梦,目前,我市正在加速推进津潍高铁东营段建设。该项目作为我市高铁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助力我市实现环渤海经济圈互联互通,加速融入京津冀及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项目。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我市锚定津潍高铁东营段全段率先开工、进度持续领先的工作目标,超前谋划、压茬推进各项工作任务。2022年1月14日,推动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立项,成功争取国家铁路集团单独批复东营黄河公铁大桥施工图设计,并于2022年10月31日率先实现大桥开工建设,跑出了项目建设“当年批复立项、当年批复设计、当年开工建设”的全国最快速度。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项目推进,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建设单位+指挥部+施工单位+地方政府+项目警长”协同作战机制,组建联合行动党支部,采取百日攻坚、劳动竞赛等措施,全力解决项目供地难题,做好服务保障。截至目前,津潍高铁东营段全线个承台、墩身全部完工,20孔连续梁全部合龙,架梁完成87%,计划2025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公铁大桥主塔已于2025年9月16日完成封顶,总工期由48个月压缩至40个月,计划年底前完成大桥合龙。

  11月12日,东营港疏港铁路一突堤专用线工程建设现场传来捷报:最后一片T梁在99号墩至100号墩间精准落位,与横跨兴港路的113.2米连续梁成功“牵手”。本次合龙如同为这条港口“动脉”接上了关键骨架,为后续轨道铺设与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紧抓十二项攻坚突破任务加压奋进,全力冲刺现代化亿吨大港、世界级石化基地、国际一流活力小镇。在现代化亿吨大港建设方面,集装箱码头、10万吨级通用泊位完成对外开放;25万吨级单点系泊工程加快建设,年内达到靠泊条件,今年将全面建成“亿吨大港”;在全国率先启动燃料油驮背车试验运输,持续提升港口运营效率,1—10月货物吞吐量达8069万吨,同比增长12.1%。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荣获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集体;在全国“‘十四五’具有竞争力优势化工园区”中列第1位。

  项目落地快不快,企业感受最直接。我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推动审批提速、服务提质、保障提效。

  审批效率大幅提升。2024年以来,我市工程建设领域5项国家、省定“一件事”以及3项地方特色一件事全部落地,已产生办件600件,平均办理天数、环节数量、申请材料、跑动次数压减率均超过78%。其中高效开工“一件事”材料精简28%,公共星空体育平台官网建筑装饰装修审批材料精简47.7%;水电气暖网联合报装时限从15天缩至6天,公共建筑装饰装修审批时限从27天缩至3天,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平均用时从75天缩至45天,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实现常态化,并联审批率达100%。

  企业办事成本显著降低。通过改革创新,企业跑动次数从“多部门多次跑”减少至“最多跑一次”,80%以上“一件事”实现“零跑动”,累计减少企业跑腿超2000次。通过电子材料共享、电子证照互认,为企业节省纸质材料打印、复印、寄送成本约300万元;推行电子保函替代投标保证金,为企业释放流动资金70余亿元。

  项目服务实现新跃升。我市扎实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建成四大标准体系并通过验收。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避免恶性竞争。筛选确定全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82个,其中,在谈项目24个,计划投资688.66亿元;签约项目32个,签约金额455.91亿元,在建项目26个,总投资规模427.08亿元。

  招大引新实现新突破。推动宁德时代全国首个高比例绿电直供零碳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落地,相关经验获省发展改革委推广。成功举办2025东营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上海)签约仪式、第四届儒商大会东营返乡活动——东营石化产业数智化发展恳谈会等推介活动。1—10月,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市外投资项目258个、签约金额1395.12亿元,新开工招商项目158个、到位资金175.19亿元,其中,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央企新签约项目32个、签约金额287.68亿元,新开工项目23个、到位资金50.7亿元。

  今天的项目布局,决定着明天的发展格局。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从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东营正以项目建设的“加速度”,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度”。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一批批重大项目正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为东营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市注入不竭动力,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中展现东营担当、贡献东营力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