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塞尔多夫医疗器械设备展(MEDICA)因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展会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综合性医疗设备展会之一,位于德国西部的杜塞尔多夫市。
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在MEDICA期间出现了部分中国参展商集体食物中毒的情况,总领馆表示愿意随时提供领事协助。涉事餐饮机构兄弟烤吧也在小红书上发布了公开道歉信,表示愿承担责任,并已采取措施降低影响,后续将接受社会监督。兄弟烤吧主营东北烧烤,展会期间吸引了许多医疗同行聚餐,距离展馆不远,还提供配送服务,是当地较受欢迎的中餐馆。
据新华网报道,2025年杜塞尔多夫国际医疗器械设备展于11月17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会展中心开幕,上千家中国企业携产品和服务参展,参展商数量在所有国家中位居首位。这反映了中国医疗器械公司的出海热情。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医药进出口统计分析》显示,前三季度内,中国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医疗器械产品,累计出口达370.07亿美元,同比增长5.61%。其中一次性耗材增6.55%,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增长8.72%。
蓝帆医疗自2004年起参加MEDICA,近年来业务从单一的手套制造扩展到心脑血管、健康防护、应急救护、微创外科四大板块。今年展出的产品包括柏腾™BA9药物涂层球囊和ALLEGRA®经导管介入主动脉瓣(TAVR)等。
鱼跃医疗在今年的MEDICA期间推出了iWAVE技术,这是鱼跃普美康品牌全球首发的技术。传统急救设备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因按压干扰无法准确分析心电信号,可能导致错过最佳除颤时机;iWAVE技术利用AI算法,能同步分析心电(ECG)与经胸阻抗(TTI)信号,有效去除心肺复苏的影响。
开立医疗也参与了今年的MEDICA,展示了高端化、智能化的医疗器械产品。这些产品代表了国内医疗器械产品的迭代趋势,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医药进出口统计分析》指出,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一次性耗材等高端品类产品的出口占比持续提升,反映了国内医疗器械产品日益高端化,产业正在从“制造”走向“智造”。欧盟市场、“一带一路”市场、拉丁美洲与非洲的医疗器械出口增长较快。
中国医疗器械向高端化发展的迹象明显,为国内产品出海提供了动能。例如,迈瑞医疗2024年度年报显示,国际高端战略客户贡献收入占国际整体收入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至14%,境外收入达到164亿元,占总营收的45%。不过,国内高端医疗器械的出口在整个医疗器械出口市场中的占比仍然有限。
从企业业绩来看,头部公司中只有迈瑞医疗的境外收入达到百亿人民币规模,其他公司的海外营收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联影医疗近几年开拓海外业务势头迅猛,2024年海外业务营收创历史新高,达到22.66亿元,同比增长35%,占总营收的22%。
西南证券的研究表明,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出海产品由多到少排序分别为低值耗材、设备、IVD、高值耗材。振德医疗2024年的境外主营业务收入达24.8亿元,贡献了企星空体育平台官网业当期营收的一半。英科医疗2024年境外收入约81亿元,占营收的85%,个人防护类产品占比九成,但该公司也在发展康复护理类产品。
血管支架、心脏缝线仍被进口产品主导,国产医疗器械能否“吃下”巨大市场 国产加速研发填补空白
今年上半年,我国批准了45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同时国家组织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采中选结果已在全国多省市落地执行。外周小血管覆膜支架自集采落地以来出现供应紧张,但相关的国产器械正在加速研发,填补巨大的市场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