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体育(StarSky Sports)官方网站-星空智能体育科技

星空体育科技:轨道上的昌平③丨轨道赋能生命科学园领跑医药健康新赛道-星空智能体育科技
关闭
星空体育科技:轨道上的昌平③丨轨道赋能生命科学园领跑医药健康新赛道
作者:小编 日期:2025-11-20 点击数: 

  2009年1月,《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一期工程总体设计》通过评审,同年4月2日,北京地铁昌平线一期(西二旗-南邵站)工程开工建设,位于昌平区回龙观地区、北清路和京藏高速公路相交的辛庄桥西侧、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东南方向的生命科学园站同步启动建设。

  此后20年间,生命科学园“物理轨道”与“创新轨道”发展齐头并进,共同开启昌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篇章。

星空体育科技:轨道上的昌平③丨轨道赋能生命科学园领跑医药健康新赛道(图1)

  2019年,是生命科学园园区发展的转折之年。“市区统筹、以区为主” 的管理体制正式确立,飞镖、新生巢等专业运营力量引入,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加挂 “生命园管委会”牌子。从管理架构的优化、运营模式的创新到空间规划的完善,生命科学园的“轨道”基础逐步夯实,为产业加速跑做好了充分铺垫。

  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泽布替尼胶囊,在全球市场表现卓越,年销售额突破30亿美元。这款药物适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以及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等患者。凭借出色的疗效,泽布替尼成功进入美欧日临床指南,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原研药”。

  诺诚健华抗肿瘤创新药物生产基地项目纳入市级“3个100”、两区重点项目、区级重大星空体育智能科技项目,其研发的多项抗肿瘤药物已获批上市,佐来曲替尼(ICP-723)有望成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获批上市的TRK抑制剂。

  健达九州的GA001基因疗法,堪称视障患者的福音。自2024年1月开展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后,已顺利完成全部9例受试者给药。试验结果令人振奋,大部分受试者视力显著改善,部分患者甚至能够识别近距离字母和图案,为遗传性眼病治疗领域开辟了新路径。

  这些先进技术的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让中国生物医药从“跟跑”走向“并跑”乃至“领跑”,在全球生物医药竞争格局中占据了重要一席之地。

  此外,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搭建共性技术平台13个、集聚企业123家,占全市的半壁江山,推动丹纳赫落地首个在京实体创新中心,服务微元合成成为全国首家获批生物制造阿洛酮糖企业、入选工信部第一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齐禾生科摘得中国首张主粮基因编辑安全证书,打造产业创新主峰、生态高地。

  2000年初建时,生命科学园无公交、少出租,员工通勤靠拼车,天黑后园区周边冷清。20多年间,这里一步步打破 “产业孤岛” 困境,昌61路、62路等线路开通并延伸至园区。

  昌平线生命科学园站开通并南延,与8号线相连,让通勤时间大幅缩短,北清路快速化改造路段全线通车,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通勤从 “多站换乘” 变为 “家门口直达”。

  北清路快速化改造路段已全线年那时候员工通勤特别麻烦。一开始是拼车,后来得倒好几趟公交才能到园区,像辛庄桥这些站点,都是我们以前经常倒车的地方。再后来有些员工自己买了车,不过遇到限行的时候,还是得坐公交车。”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江茂华表示,现在公交、地铁线路都多了起来,很多员工从家出门,不用倒车就能直接到园区,比以前省了不少时间。

  交通的便利只是吸引人才的一方面,真正让科研人员扎堆入驻的,是园区所构建的完整创新生态。

  这里汇聚了千余家生物医药科技企业。园区有高博医院、北大国际医院、北大六院等一批研究型医院,有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新生巢等一批标杆孵化器,有59个生物医药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生命科学园里可以说是“什么都有”,在这里科研创业,科研工作者们只需专注创新,其余就交给专业团队。这样既能让科学家保持科研纯粹性,又能让成果加快落地。

星空体育科技:轨道上的昌平③丨轨道赋能生命科学园领跑医药健康新赛道(图2)

星空体育科技:轨道上的昌平③丨轨道赋能生命科学园领跑医药健康新赛道(图3)

  与此同时,北京一六一中学回龙观学校(生命园校区)今年九月正式开始招生,作为服务区域发展的教育配套,该校区招生重点辐射周边园区企业,切实解决科技人才子女入学问题。

星空体育科技:轨道上的昌平③丨轨道赋能生命科学园领跑医药健康新赛道(图4)

  除已运营的地铁昌平线号线北延、市郊铁路东北环线规划已提上日程,未来将增设“生命谷站”,实现地铁线路直通园区核心区域。这一轨道升级将彻底打通园区北至清华南口国重基地、南至大兴相关产业园区以及中心城区、周边产业片区的交通脉络,科研人员到海淀、朝阳等中心区域通勤时间将大幅缩短,跨区域开展技术合作、学术交流也将更加高效。

星空体育科技:轨道上的昌平③丨轨道赋能生命科学园领跑医药健康新赛道(图5)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城市发展模式所带来的低效、疲累的通勤问题,真正实现“产城融合”“站城融合”,园区将依托《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期市政交通及公服配套设施行动计划(2024-2027年)》,推进多项配套项目建设,完善居住、商业、公服功能,实现“科学+城”的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空间保障。

  生命科学园三期的加速建设,以及生命科学创新走廊的“一核一带三片区”同步发力,昌平正构建更加庞大的集医疗器械、美丽经济、合成生物制造等产业集聚的产业空间,将形成“创新研发在生命园、成果转化在走廊”的良性循环。

  地铁19号线北延、市郊铁路东北环线的建设,将打通昌平以科教融合引领、产学研协同发展的京藏高速(G6)科创走廊的轨道网,串联起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朱辛庄数智创新港、未来大学科技园及各大学科技园区、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沙河医药健康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国际医疗器械城、北大产教研融合创新中心、清华南口国重基地及清华昌平科研基地等10多个创新组团。

星空体育科技:轨道上的昌平③丨轨道赋能生命科学园领跑医药健康新赛道(图6)

  “轨道上的昌平”这一发展脉络,凭借交通优势汇聚全球创新资源,依托创新成果提升产业竞争力,完善产业生态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与人才,在生命科学领域持续领航,为全球生命健康事业发展贡献更多“昌平力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