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银发经济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9万亿元,2028年有望达12万亿元,2035年更将攀升至30万亿元。投资逻辑聚焦“政策护航+需求爆发+科技赋能”三主线,重点关注智慧养老、康复医疗、养老服务、银发消费、养老金融五大细分领域,长期看好技术渗透率提升与支付体系完善带来的结构性机会,短期把握政策落地与旺季消费催化的投资窗口。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占比22%),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比15.6%),年均净增老年人口超1000万,标志着正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进程更迅猛,仅用21年就从老龄化进入深度老龄化,远短于美国的72年,带来集中且迫切的养老需求。结构上,8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突破3600万,2030年将达5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超4500万,对照护、康复等专业服务需求激增;“新老人”群体(60后)消费能力提升、观念转变,推动需求从基础养老向品质化、多元化升级。(二)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全方位激活产业活力
政策层面形成“顶层设计+标准落地+试点扩容”的完整支撑体系:国家层面,“十五五”规划明确养老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2029年建成养老服务网络、2035年形成成熟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 ;执行层面,2025年2月民政部4项养老服务标准正式实施,涵盖探访关爱、机构服务、居家床位等核心场景,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试点方面,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已扩至49个城市,参保人数超1800万,成都等试点城市累计19.7万人享受待遇,显著降低家庭照料负担。此外,财政支持、土地供给、税费优惠等配套政策持续落地,2023年中央财政养老服务补助资金较2020年增长68%,养老专项债发行规模突破1200亿元。(三)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细分领域多点开花
银发经济已从概念走向实践,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2024年市场规模达8.3万亿元(占GDP6%),2025年预计突破9万亿元,2025-2035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5.7%。从细分领域看,智慧养老、康复医疗、银发旅游等赛道增速领先,2025年上半年适老类家庭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较全国服务业平均增速高出10个百分点,彰显强劲增长韧性。
老年群体的“生存型需求”与“发展型需求”双重释放:刚性需求方面,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的3.2倍,医疗费用消耗是全部人口的1.9倍,康复护理、慢病管理等需求持续扩大;消费升级方面,“新老人”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推动“银发+文旅”“银发+教育”“银发+时尚”等新业态涌现,网络购物、直播带货在老年人群中渗透率快速提升。同时,“孝心消费”“老青交融”等新模式加速普及,进一步拓宽市场边界。(二)政策端:标准完善+试点扩容,降低行业不确定性
政策红利从“总量支持”向“质量提升”转变,重点解决行业痛点:一是通过标准制定规范市场秩序,2025年实施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有效降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风险;二是通过长护险、普惠养老专项行动等政策破解支付难题,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已支持297个项目,新增床位21万张;三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国有资本盘活闲置资产、外商投资享受国民待遇,形成多元化供给格局。政策落地节奏加快,为行业发展提供明确预期。(三)供给端:科技赋能+模式创新,提升行业盈利能力
科技成为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AI、物联网等技术推动行业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互联网养老及健康管理板块以年均77%的营收增速异军突起,平安健康居家养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13.5%,轻量化运营模式显著提升盈利效率;AI健康管理市场规模已超万亿元,预计2027年增至2.59万亿元,在慢病管理、健康监测等场景渗透率持续提升。模式上,“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成型,社区嵌入式机构、旅居养老等创新模式有效匹配多元化需求。
➤核心逻辑:老年人口数字化需求觉醒,智能设备与服务渗透率远低于年轻群体,增长空间广阔。目前智能养老设备在老年人中的渗透率仅42%,远低于年轻人的73%。
➤市场规模:2025年智慧养老市场规模预计达7.2万亿元,AI健星空体育在线入口康管理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20% 。
➤重点方向:智能穿戴设备(贴片式血糖监测、智能床垫)、远程医疗系统、AI健康管理平台,以及数字孪生、5G+AI照护系统等技术应用场景。(二)康复医疗:刚性需求,政策红利加持
➤核心逻辑:慢性病高发与失能老人照护需求叠加,长护险试点扩大带动支付能力提升。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达3.2倍于总人口,康复医疗需求刚性突出。
➤市场规模:2025年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达815亿元,较2023年增长32.4%;康复辅助器具产业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4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20%。
➤重点方向:居家康复器械(电子血压计、血糖仪)、康复机器人、认知症照护服务,以及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医养结合模式。(三)养老服务:供需缺口显著,模式持续创新
➤核心逻辑:“9073”养老格局下,社区居家养老成为主战场,适老化改造与专业照护缺口巨大。我国现有400亿平方米旧建筑适老化改造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当前覆盖率仅约1%。
➤市场规模:2025年机构养老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0亿元,2030年养老机构市场规模将达1.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2%。
➤重点方向: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普惠型养老机构,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高端养老社区。(四)银发消费:需求升级,新业态蓬勃发展
➤核心逻辑:“新老人”消费观念转变,从“生存型”向“悦己型”升级,文旅、保健等消费需求快速释放。2023年银发旅游者达11.6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次的20.6%。
➤市场规模:2028年银发旅游市场规模预计达2.7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12.4%;2025年康养旅游市场规模预计达8500亿元,占银发经济规模近20%;2025年保健食品市场规模超3600亿元 。
➤重点方向:康养旅居、银发旅游专列、功能性保健食品、适老化服饰与智能消费品 。(五)养老金融:缺口显著,第三支柱加速发展
➤核心逻辑:养老金缺口与多元化养老需求催生金融产品创新,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成为发展重点。我国养老金资产占GDP比重仅10.4%,远低于OECD国家105%的平均水平,未来5-10年预计有8-10万亿养老金缺口 。
➤市场规模: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市场规模预计超万亿元,长护险参保人数已超1800万。
➤重点方向:商业养老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养老理财、养老目标基金,以及支持银发产业的投融资服务 。
(一)近期热点➥1. 政策落地:2025年民政部4项养老服务标准实施,《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2029年与2035年发展目标,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2. 行业动态: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聚焦银发经济,发布60个典型案例,AI健康管理、数智康养城市等科技赋能项目成亮点 。
➥3. 数据支撑:2025年上半年银发经济相关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互联网养老板块营收增速达77%,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
➥4. 技术突破:无创血糖监测、AI定制营养等技术加速落地,推动银发科技产品从“能用”向“愿用”转变。(二)投资展望➥短期(1-2年):政策密集落地期,重点关注长护险试点扩容、适老化改造专项行动、养老服务标准落地带来的主题性机会,把握银发旅游、保健食品等消费旺季催化行情。
➥中期(3-5年):技术渗透率快速提升,智慧养老、康复医疗等赛道进入业绩兑现期,头部企业通过连锁化、品牌化运营扩大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长期(5年以上):随着养老支付体系完善与技术成熟,银发经济将全面渗透至各行业,“银发+科技”“银发+消费”“银发+金融”融合领域有望诞生万亿级龙头企业,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30万亿元,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引擎之一。(三)风险提示
➥政策执行不及预期风险:养老服务标准落地、长护险扩围等政策推进速度可能低于预期;
➥人才短缺风险:全国养老护理员缺口超300万,专业人才不足可能制约行业服务质量提升;
➥支付能力错配风险: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与居民支付能力存在差距,可能影响市场扩容速度;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社会资本大量涌入可能导致部分细分领域竞争加剧,盈利空间压缩。
本报告基于公开数据与行业信息整理分析,仅为提供投资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要约或要约邀请。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报告中涉及的市场规模、增速等预测数据均来自第三方机构,仅供参考,不代表对未来业绩的承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英媒采访陈志合伙人和举报人:陈志曾亲口透露其净资产近人民币4300亿元
狗咬邻居被摔死后主人上门打砸遭反杀,该案一审未当庭宣判,检方认为被告人系防卫过当
12条猎犬围捕400斤大野猪时4条不幸牺牲,损失3万余元,护农队:今年已有33条猎犬牺牲,总价值上百万元
“公安局要求取现超1万元扫码登记,超过2万元还要手工登记”,银行主管诉苦:客户取钱被骗,我们要被追责
被扫地出门的贵公子,线+女人别乱穿!拒绝花衣服,搭配有质感,才能显贵提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