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山西运城盐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中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磁科技),是我国生产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星空智能科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今年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磁科技负责人董清飞受邀参加此次座谈会,这是山西省唯一参加座谈会的企业家代表。
近日,2025年“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质领航山西实践”采访团走进中磁科技,探寻黄河岸畔这家科技创新企业澎湃的新质动能和力量。
中磁科技的“出圈”其实并非偶然。中磁科技董事长董清飞作为国内最早一批钕铁硼材料研发专家,返乡创业的二十多年间,把“创新”刻进了企业基因。
同时,企业所在的运城盐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持续向“新”发力、向“质”而行,瞄准“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将科技创新融入血脉,抢先布局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了集成电路、新型星空智能科技显示、创新药、高性能医疗器械、AI等产业链,努力抢滩登陆新质生产力制高点。
多年来,中磁科技专注于磁科技领域,紧跟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导向,深度挖掘磁科技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明确“以磁材料研发为根基,以磁应用产品创新为突破点”的发展路径,在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磁性组件供应领域持续发力。
据技术部尉江介绍,公司有些产品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扬声器磁钢主要应用于手机、蓝牙耳机、智能音箱等;路上跑的雅迪、爱玛、新日等主流电动自行车,都装着轮毂电机磁钢这颗“动力心脏”……今年单是雅迪一家,就从这里采购了超500万套磁钢。
还有一些产品,的确“神秘感”十足。如,应用在无人机、机器人关节等领域的小高速电机磁钢等。“目前,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汽车空调等领域,与西门子、飞利浦等国际企业建立稳定合作,重点布局汽车电机磁钢与伺服电机磁钢赛道。”
“国内单厂产能最大”“生产工序最全”,两大标签加身的中磁科技拥有8000吨年产能的全自动生产线亩,已摘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2024年还获评国家“绿色工厂”,当前正冲刺1.2万吨年产能,计划未来将进一步拓展产能。
在科技研发方面,中磁科技目前拥有专利178项,发明57项,实用新型121项。拥有两名钕铁硼材料学研发的工学博士,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是山西省优秀企业和百强潜力企业,成为山西从“靠资源”转向“靠技术增值”的典型代表。
“今年,中磁的研发预算直接拉到4000万元,还联合多所高校共建实验室,一边攻关新技术新工艺,一边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难题。”尉江说。
黄河岸畔,新质崛起。董清飞在民营企业座谈会后为企业擘画了壮阔蓝图。他说,下一步中磁科技要继续秉持“创新为纲,信誉至上,做精做专,科学管理,务实高效,实业报国”的发展理念,努力在稀土永磁行业领域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为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