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管是矿山开采、建筑爆破等领域的核心引爆装置,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与公共安全。近日,江西新余国泰特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凭借“高安全型电子雷管关键技术研究及其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斩获2024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以“智能+安全”的革新,为我国民用爆炸物品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自动化水平低、安全管控难,一度是传统工业雷管产品的“痛点”。新余国泰作为我省唯一的起爆器材生产企业,主动承担起攻克这一行业星空体育智能科技难题的重任。2016年,企业组建起一支由任泰昌牵头的年轻团队,在技术力量薄弱、缺乏核心经验的条件下展开攻坚。当时,传统雷管普遍依赖人工操作,不仅生产效率低,还因化学延期技术存在管控难点,带来较高安全风险。而国内电子雷管研发仍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点火药剂、芯片模块等一系列“卡脖子”技术挑战。研发团队选择首先从点火药剂配方开始突破,通过上百组配方在不同温度、振动等极端环境中的反复测试,最终确定性能稳定的方案。
“刚开始搞这个电子雷管研发的时候,公司技术人员也紧缺,当时就是加班加点,在连续奋战24个工作日,然后聚焦雷管的点火药剂的配方配比,提高对雷管的发火可靠性的基础上,最终通过努力确定了这个技术方案,能够可靠地应用于电子雷管。”江西新余国泰特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任泰昌告诉记者。
解决药剂难题后,团队联合高校攻关芯片控制技术。历经数次迭代,研发出强抗干扰专用芯片。该芯片可精准设定延期时间,还取消传统雷管敏感药剂,从根源上降低风险。“电子雷管主要是采用我们自研的芯片来控制电子雷管的延期时间起爆、能量控制等,它安全性更好,必须采用特定的人、时间、地点、专用起爆器及起爆密码才能正常起爆。对我们传统工业雷管的安全性来说,有一个本质上的提升。”任泰昌说。
新余国泰的研发团队还搭建起全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严控芯片焊接、药剂装填精度,误差达微米级;构建起全流程安全管控体系,实现“全生命周期”监管。目前,该项目已获5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款产品获评“省级优秀新产品”,关键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
新余国泰多项研发成果问世的背后,离不开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2024年11月,省科技奖申报启动后,仙女湖区社会事业局“一对一”指导新余国泰,邀请专家助力答辩,对相关研发成果申报提供全过程服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立项及答辩环节都是一对一指导,材料上有什么问题,他们也是及时反馈给我们,及时修改。在答辩的时候还请了专家对答辩材料进行一些辅助,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通过答辩环节。”江西新余国泰特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工程师李萍告诉记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据了解,“高安全型电子雷管关键技术研究及其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近三年营收7.46亿元、利润1.42亿元,培养5名高级工程师及数十名技术骨干。任泰昌表示,接下来,新余国泰将以数字化引领,不断完善电子雷管自动化生产水平、智能化生产技术,同时开展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子雷管的开发,为我国民爆行业安全升级贡献智慧星空体育智能科技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