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温州宏丰(300283)发布公告,为优化公司研发资源的整合和统筹管理,提升平台化创新能力和重大科技项目承接水平,建立高效的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机制,打造公司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等协同联动的“一核多点、全链协作”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公司以自有资金星空体育官网登录人民币1000万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温州宏丰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宏丰新材料研究院”)。该公司已于近日办理完成相关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并取得了营业执照。
温州宏丰此次投资设立宏丰新材料研究院,旨在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提升新材料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研究院将构建“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转化体系,打通从实验室到规模化生产的各环节,推动公司从单一材料向多元材料发展;并将整合技术研发优势,发挥交叉材料应用互补效应,实现人才与设备高效共享。
此外,宏丰新材料研究院还将利用AI大模型算法算力,聚焦高性能极薄锂电铜箔、固态电池用铜箔、PCB高端标箔、半导体蚀刻引线框架材料、电接触及功能复合材料、高精密硬质合金材料及功能材料AI大模型开发等核心领域。通过系统性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力求在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环节取得突破,打造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新材料与技术创新高地。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5G通信、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相关领域对合金材料综合性能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进而驱动高性能合金材料在新兴应用场景中快速渗透与拓展,为在技术研发、应用研究及成果转化方面具备显著优势的行业领先企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5-2031年中国金属复合材料行业集中度、市场环境、重点企业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金属复合材料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64亿元星空体育官网登录增长到2024年的42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31%。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610亿元。
作为全国领先的新型合金功能复合材料研发与生产企业,温州宏丰已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元件及组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公司技术工艺在国内同行业中稳居领先地位,部分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依托强劲的研发实力与突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成功切入5G通讯、新能源汽车电子、智能终端及装备、医疗器械等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材料供应商。在5G智能终端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专用散热材料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等5G智能终端设备,为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人工智能正凭借技术领域的颠覆性突破,深刻重塑全球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与竞争格局,“十四五”规划明确将人工智能列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定位其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肩负着推动万亿级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使命。而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一个隐含的增量市场正逐步浮出水面。
随着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千瓦级的供电标准早已无法匹配AI模型对能耗的极端需求。为此,英伟达在2025年Computex大会上正式发布全新800V HVDC(高压直流)架构。该架构通过压缩多级转换环节,实现端到端电力转换效率提升高达5%,相较415V交流系统传输功率提升85%;同时创新性地将电源转换环节从机架内部抽离,彻底重构AI算力中心的电力分配逻辑。在数据电力系统领域,英伟达此次构建的合作生态汇聚了伊顿、施耐德电气等全球顶尖厂商,而凭借技术、经验、人才与市场等多方面优势,温州宏丰已成功进入伊顿、施耐德电气以及西门子等国际巨头供应链体系。
温州宏丰主营产品矩阵覆盖多个关键材料领域,各品类均在对应应用场景中发挥核心作用。公司电接触材料作为低压电器的“心脏”,是继电器、断路器、接触器及工业控制等产品的核心部件,承担导通与分断电流的关键功能,其性能直接决定电气与电子工程的可靠性;金属基功能复合材料凭借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热管理系统、新能源电路保护系统、新能源电池及保护器等领域;被誉为“工业牙齿”的硬质合金,以高硬度、高强度及优良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在机械加工、电子制造、航空、矿产采掘及医疗器械等工业领域不可或缺;锂电铜箔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凭借卓越导电性、良好机械加工性能、成熟制造技术及突出成本优势,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子电池等领域价值显著;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芯片的核心载体,通过键合丝实现芯片内外电路的电气连接,是构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在半导体封装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经过多年在新材料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领域的深耕,温州宏丰已具备在新型合金功能复合材料领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的能力。近年来,公司在功能复合材料领域持续实现重大突破,通过创新性运用精密复合技术并结合仿真分析,成功开发出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用复合材料、新能源汽车电路保护系统用银铜复合材料、消费电子热管理系统用均温板材料等多款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材料,部分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满足国内中高端市场需求;在医疗领域,公司成功开发了用于治疗血管瘤、显影、电极手术刀等医用材料。高端精密硬质合金棒型材产品研发方面,纳米晶硬质合金、带螺旋内冷孔棒材、枪钻、激光锡球焊喷嘴等高附加值产品成功开发,并使其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内外知名客户的广泛认可。
据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温州宏丰及子公司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44项,其中发明专利106项(含国际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37项(涵盖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各1项海外专利)、外观设计专利2项;同时,公司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主导或参与制定了17项国家标准与69项行业标准,充分彰显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话语权与影响力。
作为公司核心技术产业化的战略引擎,宏丰新材料研究院的设立将是温州宏丰深化创新布局的关键落子,标志着公司在新材料领域迈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研发创新全链条突破的新阶段。研究院将以攻克“卡脖子”技术为核心使命,强化公司在电气工程、电子信息、新能源、半导体封装及高端制造等产业链中的技术主导权与话语权,推动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深度耦合,持续夯实公司在新能源、5G通信、AI算力中心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核心供应商地位。